Sunday, January 01, 2006

快门

数码相机普及,它像手机一样,已开始从奢侈品变成人人都可拥有的时尚物品。每个人对摄影抱着不同的态度,有些人要记录生活,有些人纯粹为了兴趣,有些人视它为终生职业,也有人为了追求潮流而拥有它。在还处于菲林相机的时代,人们都非常珍惜每一格菲林,捕捉他认为按下快门的那一个镜头,洗成相片后会格外用心地慢慢放进相本里,在需要回忆时拿出来细赏。现在,由于数码相机的关系,大家对摄影的态度不同了。有些人因为记忆卡的容量大而随意按下快门,有些人还是慢慢地寻找对的角度才按下。

从小就非常羡慕拥有相机的人,直至初中时期,叔叔买了一架傻瓜相机给我,还记得那天晚上高兴得无法入眠。它相伴了我整个中学时期,记录了我的中学生涯,记录了每一个当时路过我人生的人,直到大学一年级渗水进取机内坏了。不久,再自掏腰包买了稍好的傻瓜相机。摄影谈不上有技术,而且是需要菲林的关系,也不敢多作尝试。毕业后,它也随着整理房间时消失了。这一年来,我的相本是空白的,与摄影也渐行渐远。当时不太能接受数码相机,理由很简单,我不能接受相片储存在电脑观赏。偶尔会帮人捉一下镜头,敷衍地拍了几张,没有了拍照的兴奋与冲动。

半年前,同事重燃我对摄影的热情。开始对相机做研究,也开始想对摄影有深一层的认识,也想提高摄影技术。因此,大家都开始锁定购买数码单反相机,在相约一起拍照。这情绪酝酿了半年,终于在元旦的今天,花了三千多元买下佳能的EOS350D,买的那刹那没有半点后悔。有时,兴趣真的会让人不顾一切。

快门下的静止画面,都是摄影人认真刻画下来的故事,我又开始用它刻画我的人生了,感谢发明相机的人。

Monday, December 26, 2005

没有下雪的圣诞节

没有下雪的圣诞节对处于亚热气候的马来西亚不是一件反常的事。然而,时常会听到人们都希望都国外去感受白色圣诞。在寒冷的气候、在人们都不想出门的时候,圣诞节就像暖炉一样温暖了大家。它也是一个借口,让大家有聚在一起的理由,一起拆圣诞礼物,一起吃火鸡大餐。

圣诞节是基督教历法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是基督教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在马来西亚的情况是,年轻人会涌到星光大道倒数。无论是基督徒或是非基督徒,这是乎成为了近年来年轻人的文化。或许这里面有大部分的人纯粹是为了凑热闹,而不是真正的了解圣诞节的意义与真谛。因此,有人会把他们挂上崇洋的标签,不屑一顾。

今年的这一天,参加了朋友家举行的烧烤会,第一次吃火鸡,有点好吃。然后,交换礼物。个人认为这项环节有点胡闹,因为大家各自在早上到购物广场忙了一圈,选择符合价格规定的礼物,当中还要顾及是否符合男女都可以使用,又不可以是相架。朋友们都不亦乐乎的参与,我也不能因为个人因素而扫了大家的兴,所以也买了一份礼物。那晚心情很愉快,不是因为自己享受圣诞节的庆祝,而是别人的喜悦感染了我,就这样也莫名其妙的开朗起来。

有些人盲目地庆祝、有些人凑热闹、有些人像我一样是非基督徒但也庆祝一番,它其实已经成为基督徒与非基督徒共享的日子,耶稣想必也感到欣慰。

Friday, December 23, 2005

家有贱狗

汪汪在即将来临的新年满周岁,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它已经在过去的三百多个日子中欢送我工作,迎接我放工。

从小就时常希望可以拥有自己的宠物,但妈妈通常都是第一个投反对票。我也非常了解自己可能是三分钟热度,到头来妈妈还必须负责清理大小便及帮它冲凉的工作。还记得第一次养的宠物是只鸡,起初母亲养它的原因是要煮来吃,谁知日久生情,不但不杀它,还真的把它当宠物养。每天傍晚都会放它出去,玩累了还会自己回来。好景不长,它吃了喷过药的野草后死了,结果全家伤心上一段日子。过后养了表妹不要的仓鼠,也由于母亲让它泡澡后,第二天死去,当时急得向以前的兽医邻居求救的画面还历历在目。这就是爱心满溢却害死两条命的好例子。

一年前的新年前夕,母亲与我到舅舅的花店帮忙,突然跑来了一只小野狗,尾巴摇个不停地在店前徘徊,和表弟们玩得十分开心。临走前,母亲大发慈悲决定收留它,真的有点不可思议。回到家后便取了一个非常俗气的名字,汪汪。按照前例,汪汪还真的在两天后开始有呕吐迹象,不肯进食,急得父亲马上在除夕带它看兽医。我还第一次看到狗吊水,吊水的缘故是兽医在一个星期内都不会开店,因此必须确保它在可以进食前得到充足的糖分。

第一天过去了,它不进食。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已经开始看到它瘦得皮包骨,心里暗想这次也是凶多吉少了。第四天又开始呕吐,而且还吐了类似橡皮圈的物体,我一度认为它应该是饿昏了,连橡皮圈也吃。我拉了拉那橡皮圈,母亲随后才告诉我那是蛔虫,结果洗手乳少了一大半。第五天吃食物,但继续呕蛔虫。那时我才了解到可能它不适应没有蛔虫的食物,哈!第六天开始好转了,大家才放下心来。随后的几个月,它时常大鱼大肉,每星期都有鸡肉或肉骨茶吃,直到发现狗不能吃咸的食物后,才开始买狗食给它吃。

现在它长大了,才艺是开大门,只要锁头开了,它就会将门打开。缺点是见到熟人就大吠,见到陌生人就躲在一边不理不睬。最近不知是不是开始思春了,血气方刚得很,晕!

Sunday, December 18, 2005

钻洞记

最近想到处游玩想疯了,除了要开阔视野之外,同时也想趁年轻有本钱时多尝试。因此,在两个礼拜前约了朋友在今天到椰壳洞去钻。同样的,由于我的方向感及驾驶技术还不错,交通组组员这个职位还是由我蝉联。

凌晨三点钟醒来,四点半梳洗,五点半开始载人,六点出发,八点到达。由于联络人的估计失误,结果大家必须等到九点半才能进入椰壳洞。导游告诉我们,刚刚下了大雨,洞内会呈现另一番景象,因此踏入洞口前更多了一份期待。在第一部分,他开始向我们有的没的解说石头长得像神仙、女鬼等等,挺闷的。一段路后,没有了梯级,也没有了灯光,便开始了刺激的路程。整个过程最后悔的是,我穿了很松的拖鞋,水流很急,结果只好光着双脚忍痛踏在小石上行走。

在半途中,导游要求大家关上手电筒,感受伸手不见五指的感觉。说实在的,忽然恐惧的感觉开始涌出,害怕的不是因为担心有鬼,而是感受到失明人士看不到的黑暗与无助。无论你如何睁大双眼,都不能看到一丝光线。我大概无法接受失明,因此当下想对不放弃生命的光明勇士鞠躬。一系列的高难度动作与攀爬后,终于重见光明。我们竟然不知不觉地在洞内花了四小时,仿佛时间打从进洞口后就冻结了。

随后,我们到了凯丽城堡见证城堡主人的遗憾,在到美罗尝尝闻名的鸭腿面,便踏上归途,累之余掺杂了一些依依不舍。

Saturday, December 03, 2005

拥抱自然

越早设下计划,越难实现计划,从这个行程中,我终于深深地体会了。我在公司工作一年半了,同事们的年龄层都蛮接近,所以时常会有一些活动进行。但每项活动都要大费周章地计划,不是这个爽约,就是那个很忙,有时觉得他们比首相还要忙。因此十项计划中,通常有七项胎死腹中。

我的经理时常自夸自己到处爬山露营,结果大家起哄,决定一起到乌鲁冷月去走森林。一大早下起倾盆大雨,大家都各自在家里担心去不成,于是作了一个决定,一起到大城堡吃点心,再望天打卦。雨终于停了,经理开始尝试说服我们,说路滑不宜登山。但一班寂寞的城市人起了一个大早,不甘愿回家。为了完成计划,大家只好到甲洞的森林研究局过一下瘾。

登山的路途不太难,结果有两个人被抛离得很远,甚至有人呕吐。城市人真的非常缺乏运动,看来人类在不久将会退化至剩下大脑。由于刚下过雨,因此有许多水蛭出来活动,我活了二十多年第一次看到水蛭,还真的有点兴奋。虽然太阳高挂,但却没有一丝热意,空气冷冷的,拥抱自然的感觉真好。它像可卡因般让你忘忧,松弛精神。我忽然想在这里筑屋,过隐士生活,不食人间烟火。被抛离的同事大概花了二十分钟追上了我们,清理了鞋内的水蛭,开始下山。

这天过后,大家在相约到椰壳洞钻洞,但不知又是何年何月的事了。

Friday, November 25, 2005

与世隔绝

服务了四年的电脑,终于宣告不治了。那一刻的来临之前并没有任何征兆,它好像不让我操心,鞠躬尽瘁地操作到最后的一分钟,仿佛知道自己是主人唯一的对外联系。

从事电脑工作的人没有电脑,的确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一件事。这几天的确很难熬,突然觉得这世界没有了资讯,没有了音乐,更没有了朋友。不知从何时开始,它慢慢地渗入我的生活的每个细节。你可以说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距离,同时它也循序地在人与人之间筑了一道城墙,间隔了人与人之间之间的心灵交流。它让你轻易地认识更多人,但这只流于泛泛之交,让你暂时享受不孤独的感觉。

在这一段与世隔绝的期间,线路再也不能允许资讯继续地决堤,我终于得到喘息的空间。那几天我睡得很沉,多了时间约朋友见面,多了空间让自己调整步伐,思考人生。当然,我只是在夜晚与世隔绝,白天工作时,依然还是要面对电脑足足八小时。晕!

几天后,还是觉得生活还真的蛮无聊,所以赶紧地向友人低价收购旧电脑,再把自己的电脑零件装上。当视窗的开启音乐响起时,我又开始堕落了,什么调整步伐都是假的。

Sunday, November 20, 2005

魔法

魔法,它令我着迷。

今天,我看了哈利波特的电影,喜欢骑扫把的情节,喜欢挥动魔杖的动作,更喜欢火星语言般的咒语。哈利波特受到万千宠爱不是一件意料之外的事,那么冗长的故事都可以让我有耐性地一一细嚼,而且现在就可以开始感受到完结篇推出后的那种失落。

小时候曾看过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表演,可能年纪还小,对他的表演深信不疑。自由女神的消失,船只在百慕达三角洲的重现,还有穿越长城,让人们为此感到赞叹,为他喝彩。当然长大后才了解到这一切只是掩眼法,华丽的灯光及经典的魔术设计,却再也不能掩盖这世界没有魔法的事实。

虽然在有限的知识认知内清楚了解这世界没有魔法,只有魔术,但还是希望它是存在的。只有它才能让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我不是要魔法来穿越长城,也不要魔法来改变现状,只是想继续相信魔法,让相信的这个动作使我保有那最纯真的幻想,最美丽的憧憬。

感谢罗琳让这世界变得不一样,变得有更多的想像空间。也感谢大卫科波菲尔,他是非常伟大的艺术家。

Thursday, November 17, 2005

艺术家

艺术家,是完美主义者。他宁可让作品销声匿迹,也不让不完美的作品存在。

艺术家,是虚无缥缈,难以捉摸的。他走在前端,不在意世俗的眼光,创作不属于那个年代的创作。

艺术家,是脾气古怪的。他缺乏语言沟通能力,只能从自己的技能中表达自己。

艺术家,是沉溺在自我封闭的空间里的。他的空间里容不下其他人,他会在人群中窒息,好像鱼离开了水。

艺术家,是一个沉思者。他比别人想得更多,感受得更多。

艺术家,是主观的。他从不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他只在意自己的看法。

艺术家,是自私的。他以自己为中心,无视其他人的感受。

艺术家,是悲伤的。他不快乐,他孤独的。

在这个年代里,还能允许艺术家的存在吗?

Saturday, November 12, 2005

不速之客

事前毫无征兆,家里忽然间就多了一个家庭成员。这又是另外一宗父母忙于生计,把孩子寄放在别人家的案例。当然这对我来说一件好事,因为我又多了一个消遣对像。也因为他,我的生活作息也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每天早上会有一张小口开始从我的额头吻到我的脸颊,被人吻到醒的感觉还挺不错,就是这种攻势让我的赖床习惯终于消失了。我从来也不曾感受实实在在吃早餐的感觉,虽然母亲每天都为我张罗早餐,但我这不肖儿会因为刚睡醒食欲不振而对食物有微言,或为了填饱肚子而麻木的早餐送入口里。但这情况有所改善,他总会在我吃早餐时双眼发亮地直视我,很不自然地向我要求吃盘上的食物。就在作弄他的过程中,吃早餐就变得不是那么的痛苦了。

当然,小孩子有顽皮的时候,开始时看到他无辜的脸孔,还真的打不下手,到后来害怕他持宠生骄,所以一犯错就会被打手掌心。其实,做人长辈的感觉还挺不错,多和小孩玩,心境也会变得年轻一些。有时和他的无聊对话,也是调剂精神的一种方式。现在就已经开始担心如果他离开时,生活不知如何过下去。哈!

他是我的外甥,唐恒哲,两岁,才艺是唱走音版的客人来。

Saturday, November 05, 2005

五十令吉的旅程

一个连续四天的假期,一个奇怪的组合,造就了这五十令吉的旅程。

毕业后,旅游变得越来越遥远。身边的朋友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凑齐人数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由于较要好的朋友都有各自的节目,加上球场上的朋友人缘都不是那么好(我的惯用形容词,没有贬义,表示得空没人约),所以物以类聚,就这样地决定相约去旅行。为了避免回程塞车,大家一致决定福隆港为我们的地点。这一次没有很头痛的准备过程,大家都非常愿意地分别负责不同的任务,而我就变成了交通组组员,原因很简单,因为我驾车到过福隆港,再加上大家都相信本人的飘移技术,哈!忘了告诉他们,我当时只是跟车,根本认不到路,直到启程的前一晚,才匆匆忙忙地想叔叔问路,第二天便浩浩荡荡地出发。我非常享受驾车到完全陌生的地方,然后单靠直觉及事先仔细从地图了解路线而找到目的地的那一份感觉。当然这还可以掌控时间,随自己的喜爱随时停留。

虽然只是两天一夜,但是却非常愉快。愉快的是,可以联系这一个奇怪的组合,可以暂时忘记工作,可以在福隆港飘移。离开前,我买了一张明信片,填上了旅程的心情,再寄给自己,作为旅游的证明。

旅游的乐趣不在于该地方的旅游点多与寡,而是在于它可以让你多了解该地方,过程中非常愉快,那什么都值得了。

~~得飘,得飘,得伊的飘!